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
(108.08.22 更新)
1Q: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有分哪幾個領域?
本獎項分為「數理科學」、「生命科學」、「人文及社會科學」三組。
2Q:申請人資格為何?
年齡未超過 42 歲(以申請當年度 8 月 1 日計算),且於國內學術研究機構、或公私立大學院校有專任職務者(不含博士後研究人員)。
3Q:申請人應檢附資料為何?
申請人須提供 5 年內於國內任職期間發表之著作(不含學位論文),可為代表作一篇或系列論文(至多擇三篇申請),不以中文為限。另需提供 5 年內研究出版品目錄,及其研究領域相關之學者專家推薦函 2 封。以上申請著作及出版品目錄,係以發表日起至申請當年度 8 月 1 日止 5 年內計。
4Q:可否多人同時申請?
申請著作之主要作者為 1 人以上時,得同時申請,亦得同時獲獎。
5Q:審查程序為何?
先由院長聘請三組委員組成審查委員會,再由各該委員會依國內外專家評審結果經「初審」、「複審」兩階段推薦得獎名單後,最後由三組委員組成之「聯席會議」決定最後得獎名單。
6Q:獎勵方式為何?
- 得獎人每人獲頒獎金新臺幣 20 萬元、研究獎助費新臺幣 30 萬元及獎牌 1 面。
- 數位申請人若以相同著作同時獲同一獎項者,每人均可獲頒獎牌 1 面;研究獎助費則以每增多一人,即調高 10 萬元為標準,獎金不予增加。
7Q:研究獎助費支出項目有無限制?
研究獎助費必須以支付出國開會(得獎人或可支助博士後學者、研究助理及博士生等出國開會)、聘任助理及購買設備、材料等研究所需經費為限,且必須自頒獎日起 2 年內支用之。
8Q:哪裡可以查詢歷屆得獎人名單及得獎著作?
歷屆得獎人名單及得獎著作皆公佈於本處網站,當年度得獎人名單亦於頒獎典禮當週公佈,並附有得獎著作及簡評資料。